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或者换句话说,他喜欢周奕歌多久,就跟裴燎不对付多久。
    夏澈喜欢周奕歌整整七年。
    裴燎认识周奕歌更早,估计比他还惨。
    事业爱情都同病相怜,夏澈对他容忍度很高,不至于为这个生气,无语道:“少管闲事,长命百岁。裴副总经理,你可以出去了。”
    都情敌了,撂两句狠话也正常。
    他相当大度。
    裴燎要是和平常一样识趣儿,现在就改打住话题,离开办公室。
    但今天的裴燎相当不识趣。
    不仅不闭嘴,还坚持反问:“什么时候,可以不喜欢?”
    夏澈有点不耐烦:“你中午吃撑了来找事?”
    裴燎被呛也不生气,执拗地看着他。
    夏澈心里隐隐冒火,压低嗓音道:“他结婚我就不喜欢了,满意吗?”
    裴燎漂亮的灰绿色瞳孔轻颤。
    不等回话,手机铃声响了起来。
    两人同款手机默认铃声,齐齐低头——
    铃声属于夏总监。
    夏澈看到来电显示,面色古怪了一瞬。
    裴燎离得太近,也看到了。
    他抿起薄唇,看夏澈迟疑两秒,点下接通。
    “澈哥中午好!”青春活泼的少年音从听筒传出,脆的裴燎都能听见,“没有打扰你工作吧?”
    夏澈神情忍不住放缓,笑道:“巧啊,刚午休。”
    他声线本就清越,这会儿漫上真情实感的笑意,温柔得快溢出水。
    裴燎纤长密集的睫毛轻轻下垂,心不在焉地转动椅子,用侧脸对着夏澈。
    像嫌弃他的做作,不太想听。
    夏澈懒得理他,笑眯眯跟周奕歌聊天。
    跟他聊天的人很幸福。
    因为他什么都能聊,是个不会冷场的倾听者。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跟夏澈聊天的。
    周奕歌是拥有特权最多的那个。
    周奕歌说开心了,才后知后觉想起正题:“对了澈哥,我让裴哥替我送的请柬你收到了吗?”
    夏澈一愣:“请柬?”
    “是啊,裴哥没给你吗?我明明嘱咐他一见到你就把东西给你的。”周奕歌咕哝道,“哥,我和宁恬结婚,你一定要来给我当伴郎啊!”
    伴、郎?
    胸腔被人猛地砸下一拳,夏澈怔忡在原地,僵成了石塑。
    这话拆开每个字他都认识,组合在一起……
    他想:我是文盲。
    过了好一会儿,才认清摆在眼前的事实——
    周奕歌真要结婚了。
    他其实应该感到难过,但经过刚刚和裴燎的对话,此刻竟然荒谬得有点想笑。
    夏澈下意识往裴燎那儿看。
    不出所料,同病相怜的人总是乐于嘲弄彼此。
    “幸灾乐祸”的情敌在笑。
    裴燎侧对着他,嘴角弧度小幅度上扬,视线落在正前方的仙人球盆栽上,魔术似的掏出张红色信笺,用修长的食指漫不经心推过来。
    轻声细语道:“使命必达。”
    夏澈:“……”
    第 3 章
    周奕歌的请柬并没有干扰夏澈情绪太久。
    因为电话刚挂,办公室门就被秘书敲响了。
    “夏总,顺承集团给的文书有问题。”
    夏澈干脆利落地把请柬扔进抽屉。
    “我去看看。”
    都投行了,为钱不要命一点很正常。
    夏澈上班以来,休满两小时午休的次数屈指可数。
    他拎起外套,风风火火离开办公室。
    暂时没事的裴燎则靠在椅子里,挑了下眉。
    夏澈最让人佩服的一点,就是干正事不带丝毫个人感情。
    比如和裴燎合作的时候。
    又比如两年前周奕歌告白成功的潮热夏晚。
    那天海城莲花池景区新建成,还没对外开放,园区里只有三个人。
    周奕歌,宁恬,以及投资人夏澈。
    莲花池项目前期没人看好,差点停工,要不是夏澈一意孤行砸钱,海城就没那么出名的打卡点了。
    竣工前一周,两人在酒店对公文,周奕歌找上门,问能不能带喜欢的女孩做第一批游客。
    话意太明显,裴燎听得直皱眉。
    夏澈才是最喜欢莲花的那个。
    裴燎知道,周奕歌却不知道。
    但这没法说,周奕歌是铁直男,对他而言,他们是一辈子的好哥们,兄弟间这点请求完全不过分。
    夏澈怔忡后爽快答应,托关系亲自带他们进去,又悄悄从小门离开。
    裴燎还怕他来找自己哭。
    结果对方出门打车直抵机场,次日拿下了京城的红旗项目,交流会上意气风发,看不出半点失恋模样。
    至于他怎么知道的?
    哦,很不幸,那晚他是喝了酒的周奕歌、和没有驾照的宁恬的冤种司机,在园区外和夏澈一起见证这段爱情。
    隔日还被公司遣去京城,配合夏澈工作。
    再然后,夏澈就跟没事人一样,对周奕歌还那么好。
    想到这,裴燎闭上眼睛,按了按太阳穴。
    他看到的夏澈没事人一样。
    他看不到的呢?
    ……
    如果知道裴燎在想什么,夏澈肯定会劝他每半年体检多加一项脑ct。
    金融行业没有外界看到的那么光鲜亮丽,想要赚钱往上爬,就要做好全身心投入事业的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