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大启朝廷上下对于官员的考课标准与相关流程,多年来已成为惯例,吏部也只是按章办事而已。
陛下这突如其来的怒气,让一些人莫名其妙,也让朝堂上的心思玲珑之人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随后,都察院的御史大夫裴玄出列,在御前上奏弹劾了钺省总督赵长宁,纠察控诉其贪腐、渎职、昏聩和蒙蔽圣听等几项罪名。
陛下的面色当时就冷沉了下来,当庭责令大理寺和刑部监察司核实裴玄的上奏弹劾内容,若是罪名属实,依照圣上表现出来的愤慨失望,那位颇受先帝信任的钺省总督,绝对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那么,裴玄的弹劾奏折会弄虚作假、夸大其词吗?
和这位裴都察御史同朝为官的嘉平侯暗自摇头,朝堂上下,谁人不知裴御史的严谨稳重,运筹帷幄。
自从他掌管御史都察院以来,政务上就没有出过一次差错,每次弹劾纠察都是有的放矢,证据确凿。
有了裴玄,大启朝的衮衮诸公犹如戴上了紧箍咒,说话做事都小心收敛了几分,生怕被裴玄的都察院抓住把柄和小辫子。
当然,还是会有人想要把这个紧箍咒摘下去的,可是裴玄此人,年过而立,无妻无子,为人端肃方正,足智多谋,似乎根本找不到什么弱点。
勋贵们私下里一起喝酒的时候,曾有人偷偷笑言,若是真的有什么人能把裴玄搞下去,非御座之上的天子莫属。
因为裴玄这家伙,除了热衷于监察百官之外,最喜欢诤谏天子,规劝君上,他时常板着一张俊脸,坦然无畏地气得皇帝陛下郁闷异常,或是暴跳如雷。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仅从来没有被圣上厌烦斥责过,还官运亨通,深受重用,是新帝心中真正的肱股之臣,左膀右臂。
书房中的嘉平侯想到裴玄的简在帝心,圣眷深厚,心情颇酸地抿了抿嘴角,皱着眉头继续琢磨早朝之事。
“先是斥责官吏考课制度,紧接着又要调查钺省的地方执政大员,陛下和裴玄配合着出招,这是要开始清算旧账了?”
他提笔在宣纸上慢慢写下了几行字,上面有五位考课成绩优异的官员姓名,还有钺省总督的籍贯、师承以及他的家族姻亲背景关系。
“都是掺和了先帝晚年储位之争的官员啊。”
嘉平侯目光微闪,若有所悟。
他突然意识到,已经坐稳了龙椅的陛下早就准备好了镣铐枷锁,不会再给当初站错队的官员和勋贵世家们留情面了,今早被弹劾的钺省总督,就是第一个被开刀之人。
“然后呢?我嘉平侯府也在陛下清算厌弃的名单上吧?”
苏永臻晦涩的目光渐渐变得惊惶,继而冷凝沉重,一丝悔意悄悄浮现,却稍纵即逝。
若是当初,他没有接受先帝大皇子的暗中示好,没有鬼迷心窍地想要立下从龙之功,是不是……今日的一切就会不同了?
若是拒绝了先帝大皇子的拉拢,他就不会冷漠甚至纵容府中之人欺辱宋氏,就不会和武威伯府起冲突。
反而,嘉平侯府会因为姻亲的关系,暗中搭上三皇子的关系网,成为今上登基前的心腹之臣。
甚至于,侯府会因为宋氏母女的存在,成为武威伯救驾之功的绝对受益者,会得到当今天子的信任和好感。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新贵们排挤到权力场的边缘,每日兢兢战战地维持着嘉平侯府的没落声望。
“摇摇欲坠和一飞冲天,竟然只有一步之遥,唉……”
嘉平侯稍稍放纵自己追忆了一会儿过去,幻想了片刻另外一种选择会带来的荣耀,然后,他便立刻压下了心中的各种侥幸,以及不甘和软弱,逼着自己重新冷静下来。
“曾经做出的选择已经更改不了了,但是,一步错,不等于步步错。
当今之计,是想办法消除嘉平侯府在陛下心中的恶感,平稳度过这段新旧交替的敏感时期。”
嘉平侯苏永臻默默看着纸上的字迹,钺省总督赵长宁是先帝的老臣,之前,一直是比较忠心的保皇派。
不过,自从赵长宁疼爱的小孙女成为先帝大皇子的侧妃后,那位老臣的政治立场就渐渐偏移了。
明面上,他仍然对先帝马首是瞻,忠心耿耿,私下里,赵长宁却开始帮助大皇子一系了。
赵长宁拉拢地方上的中下层官吏,大肆收敛民脂民膏,纵容地方豪强欺压平民百姓,截留钺省赋税,甚至弄虚作假帮大皇子伪造政绩。
那些事情做得隐秘,若不是嘉平侯投效了先帝大皇子的阵营,知晓了一些秘密,还真看不出,那位赵老大人能弄出这么多欺上瞒下的手段。
可是,苏永臻之前有多佩服赵长宁的手段,如今就有多忌惮上疏弹劾赵长宁的御史裴玄。
“都察御史裴玄,呵,好一个刚正不阿、足智多谋的御史大夫,竟然真的查出了赵长宁的罪证。
他既然能够查到赵长宁,那么早晚也能把嘉平侯府拖进来,这个裴玄啊,真是碍眼之极,碍眼之极!”
当初他暗中支持先帝大皇子争储位的时候,裴玄就多次打乱了嘉平侯一系的安排,如今,裴玄效忠的先帝三皇子登基称帝,他更是成为了朝堂上一柄锋利雪亮的长剑,让人既敬畏又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