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双方虽然说得很豪气,但并非不在意结果,特别是对斯奇科夫来说,他更在乎。
至于最后到底鹿死谁手,一战便知。
。。。
第六百九十九章 征服俄国
双方整军再战。
此次的大战不比二人先前的单挑,双方的几十万大军在小小的战场上搏命厮杀,随时都有人倒下,随时都有人带着不甘离去。
双方从实力上对比,太平军占着绝对的优势,太平军有重骑,有火器,而斯奇科夫的大军则不然,虽然他也有骑兵,也有火器,但从质量上讲,他们的骑兵与火器远在太平军之下,更要命的是,骑兵与火器只占俄军很小的一部分,而大部分的俄军都只是步兵。
可以想象,双方对垒的场面是多么的让人震憾。
太平军的重装骑兵就犹如地狱的死神一般,不断地收割着俄军的生命,而老俄虽然也想反抗,勇气也值得肯定,但装备实在太差,在太平军的重骑面前,他们就如同遇见大人的儿童一样,只有被蹂躏的命。
在太平军重骑疯狂的进攻面前,俄军只能是甘拜下风,结果也只有一个,死!
当然,太平军重骑比起火器军团所具有的威力来说,那还是棋差一筹,火器军团手中的火器那才可以被称之为火神之镰,收割起生命来,与重骑相比,好更要威,更要猛,一枪一个洞,一炮轰成灰,简直让人看了都不寒而栗,这重骑将人杀了,还可以留个全尸,但火器轰来,那连渣都不剩下。
火器之威力那可绝对不是盖的。
而有这两杆利器在手,黄旭指挥的太平军那更是无往而不利,他们朝着俄军的阵地是着着进攻,直杀的俄军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这样不对等的战争,看在黄旭的眼中,那也就稀松平常罢了,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的战斗,但在斯奇科夫看来,这哪里是战争。完全就是屠杀,单方面的屠杀。
两**队的实力完全就不在一个层次上面,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斯奇科夫有点后悔,他当初不应该答应黄旭。不应该进行这样的战斗,这些死在太平军手中的俄军可是他西部军区的精况啊,也是俄军中的精锐啊,就这样都死了,斯奇科夫感觉自己的心在流血。
可是。更让斯奇科夫绝望的是,面对这样的情况,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无力感,他能做什么,除了投降,也许他们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战斗一开始,太平军就使用重骑对他们进行了左右包抄,让他们处于被半包围状态之中,而且在与太平军短兵相接的情况下,跑已成为不可能。
斯奇科夫面对这样的场面。那是欲哭无泪,甚至连死的心都有。
但是,就这样死吗,这可是几十万大军呀,他一个人死到是不打紧,如果连这几十万人都要给他陪葬,这显然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真是想死都不成。
如果死不了,难道只能走那条路,投降吗?
这是一种选择,留住性命的一种选择。但是,做为一名军人,选择不战而降,那就是一种耻辱。比死更可怕的耻辱,不到万不得已,他不能走这一条路。
可是,留给斯奇科夫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尽快做决定,否则。他每迟疑一分钟,那就要付出无数生命作为代价。
这种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斯奇科夫仍在犹豫。
而杀得性起的太平军却不愿意就此收手,如果俄军投降,那他们就麻烦了,所以,他们得趁俄军投降之前,先痛痛快快地大杀一场。
而在黄旭的心里,也有多杀人的想法,因为,这一战之后,中华帝国与老毛子之间的仇就结得一定很深了,而毛族又是凶悍的民族,如果任由这些毛军还活着,那对中华帝国,对后世子孙,都是留下了一个祸害。
所以,最好毛军不要投降,太平军将之杀光就得了。
正所谓君臣一心,其利断金,或许太平军已经猜到了黄旭这一番心思,那是杀得更顺手,更起劲了。
短短几个时辰之内,俄军大半都已丧命在太平军的手中。
看着犹如人间地狱般的场景,斯奇科夫终于下了最后的决心。
他决定投降,至少要保住一部分人的性命,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可是,现在才来投降,已经迟了。
杀红了眼的太平军哪管你放不放下武器,喊不喊投降,他们已经顾不上这些了,也听不见了,他们实在是太忙了,忙着杀这些眼前杀不完的人。
斯奇科夫彻底崩溃了。
一切都完了,完了,俄军完蛋了。
在俄军发出的绝望声中,一场大杀终于宣告结束。
最后,太平军大获全胜,俄军全军覆没。
而奉黄旭之命,太平军在堆积如山的死尸中找到了已经痴痴癫癫的斯奇科夫。
太平军找到他的时候,他的嘴里面还一直喊着投降,投降……
斯奇科夫,疯了。
在俄国内举足轻重,被视为军中支柱的斯奇科夫疯了。
他是被逼疯的,或者说是被吓疯的,被太平军的疯狂给吓疯的,一个个熟悉的人在自己面前倒下,自己却无力做什么,只看到漫天的血雨狂飞,无数人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失去生命,他的内心深处突然生出一种深深的恐惧,这恐惧是太平军带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