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一开场,就交代了整个故事的背景。即非洲某个国家发生暴乱,由陶暮扮演的战枫和其他几名特种兵接到上级命令,前往执行撤侨任务。
“这场面挺大的呀!”眼见大屏幕上又是炸房又是炸车又是飙车追逐的大场面,一名酷爱爆破片动作戏的军事发烧友兼专栏作家坐直了身体,下意识的估量起拍摄这场戏要花费的成本,以及所有出现在屏幕上的武器道具的型号和使用方法是否得当。
“居然看到演员演出了后坐力的冲击!”看到某一幕戏后,这位军事发烧友的眼睛又是一亮。觉得不管这部电影剧情如何,当当这个开场的爆破和动作戏份,就已经诚意十足了。
另外一名专业影片人低头看了看时间:“影片开场三分钟,男主角们一个没出现。但足够刺激肾上腺素的剧情还是瞬间吸引住观众继续往下看。”
而一段长达五分钟的让所有热爱动作片的影迷们大饱眼福并且心满意足的大场面爆破戏份后,镜头再转,出现了一双军靴,镜头慢慢往上移,顺着作战服包裹的一双大长腿一路往上,最后定格在陶暮那张过分俊美的面容上。超清超大的镜头特写让电影院内的很多观众和影评人们不由自主的发出了一声慨叹,再一次感受到了陶暮那张脸给大家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某些女明星们当场表示,绝对不比方才那一段激烈枪战来的小。
作为一部商业片,《兵王之利剑出鞘》的节奏非常紧凑。导演程宝东几乎摒弃了一切会让人感觉啰嗦的内心戏,没有长篇大论的人性讨论,也没有故作深沉的煽情内涵。整个影片的主旨就是一个“不要怂就是干”。
然而就是在这样硝烟弥漫枪声阵阵的激烈战斗中,主角们或是在星空下难得平静的仰望夜空,或是在篝火前的几句闲聊,要么是危机情况中寥寥数语的叮嘱托付,反而引爆了许多观影人的泪点。甚至真情实感的感慨到真正的战争就是这样残酷,哪里有机会给你长篇大论真情告白,很多时候人到死了也未必能说出一句话来。
这种商业大片主要考察的就是剧情和爆破场面是否刺激肾上腺素,对于演员演技的要求还有影片的主旨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深刻。所以在座的影评人们相对来说也比较轻松。不用文艺片那些考虑太多。
正因如此,很多影评人反而能够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专心致志的欣赏电影。投入以后就发现了《兵王之利剑出鞘》绝对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节奏紧凑场面宏大最重要的是特效都不差钱。让人观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就跟大夏天冲了个凉水澡又吃了一大碗冰淇淋似的,那感觉只有一个词能形容,那就是酣畅淋漓。
以至于两个小时后,全程全神贯注看完了影片的观众都有些不敢置信。他们难得观看一部国产影片,竟然没有产生中途需要上厕所或者溜号走神的需求。
“节奏好快呀!”
“剧情好过瘾!”
“虽然没有刻意煽情,看到战枫和其他几位特种兵举着国旗,带着那些侨民毫发无损的穿越战场的时候,我特么居然看哭了。”
“还有很多人因为护照丢了绝望大哭时,唱国歌证明自己是华夏人那段我也哭了。”
听到电影院里少部分观众窃窃私语的交谈,有经验的影评人和业内人士们立刻意识到,这部电影绝对要火!
而首映礼结束后,立刻就有应邀而来的海外发行商直接找到陶暮,洽谈海外发行版权的相关事宜。
第292章
首映礼结束后, 陶暮这位男主角兼制片人就被嗅觉敏锐且善于发现商机的海外发行商们包围了。而这一幕也被记者们拍下照片,随后就发了一条“《兵王》首映礼大获成功, 海外版权被争抢”的新闻。
算上电视剧的宣传和热播,《兵王》电影版的宣传期几乎可以横跨这一整年,国民知名度方面更是不用多说。尤其是前段时间参军热潮的兴起, 更是让所有观众和网民激荡出一种爱国参军的情怀。如今《利剑出鞘》又打着《兵王》电影版的旗号上映,许多观众都下意识的在第一时间关注首映礼的风向。得知电影大获成功还被海外发行商争抢, 这些观众也不禁生出与有荣焉的欣慰和荣耀。
在这种状态下下,部分影评人对于影片“过于注重商业化和爆破特效, 没有深刻挖掘人物内心”的批评, 反而不被观众们放在心上。只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观看电影。
《兵王之利剑出鞘》的正式上映时间定在九月三十号,从上映第二天开始就是连着的国庆七天假期。再加上电影上映前线上线下铺天盖地的宣传, 所有人都能看出来制片方的野心勃勃。陶暮在采访时说的“目标是打破《XXX》的票房纪录, 剑锋直指华夏电影票房排行榜冠军”, 也绝对不仅是说说而已。
出于对陶暮本人的信任以及对《兵王》这个IP的肯定, 电影上映当天,各大电影院的售票口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记者在电影院门口蹲点,发现走进电影院的不光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还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和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大概是离着国庆假期很近, 很多影迷都是携家带口的来看电影。似乎是把观看电影当做了节日消遣的一种方式。
“您为什么会选择观看这部电影?”售票口长长的队伍中,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白发苍苍,看上去有八九十岁的老年人。如是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