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你也没有叫我妈妈呀!”李姑姑着急上火,一时有些口不择言了,这话说出口她就后悔了,可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怎么收也收不回来了。
    ‘不是姑姑你不许我叫你妈妈的吗?’,李秋芫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刚才有些情绪化了,他没有把这句话说出口,“姑姑你身体不好,不要生气。你休息一下,我回房间了。”
    说完,李秋芫起身出去,回到自己的房间里。他拖出一个大风扇来,插上电源开到最大,自己坐在风扇面前吹风。
    因为从小所处的环境和经历,李秋芫其实不是一个情绪化的人。
    刚才在路上遇到的两母女是李秋芫的母亲和妹妹,李秋芫是李家的长子,因为是个儿子,小时候很受父母长辈的宠爱。
    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睛经常会盯着某处看。
    稍大一些能说话的时候,其他人就经常看见他对着空气自言自语。
    李秋芫生来早慧,当他看到自己跟一些“人”说话,其他人会露出奇怪的神情之后,他就知道,有些东西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见的。
    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学会收敛,小时候还不能分辨哪些人是看得见,哪些人是看不见,他就一律无视,所有人都当做看不见。因此从小落下了一个孤僻不爱说话的名头。
    因为一些孩子小时候眼睛“干净”,的确有可能会看到某些“东西”,这种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浑浊”而消失,所以没有人怀疑李秋芫是天生的“阴阳眼”。
    四岁之前,李秋芫是李家的宝贝儿,四岁之后,一切就都变了。改变是从李母怀上二子李秋苠的时候开始的。原本四岁正是上幼儿园的年纪,不知是全家照顾孕妇疏忽了,还是其他的原因,一直拖到李秋苠出生,所有同龄人都上学之后,他仍旧在家里“玩儿”。
    李秋苠这个二儿子出生之后,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全家似乎都当他不存在了一般,那段时间他开始自力更生,自己洗衣服;吃不饱的时候,自己漫山遍野找野果,或者捡别家不要的小红薯小土豆烤来吃。
    那个时候,他虽然感觉到家人对他的疏远,却也怀有希望,期待总有一天他们会变回以前那样。对于抢走了自己“宠爱”的弟弟,他也没有怨恨,只是对一个比自己还要小的亲人怀有强烈的好奇心。
    然而,李家人并不允许他靠近李秋苠,他们觉得李秋芫会伤害他。这种想法不知道是怎么产生的,但就这么深深地扎根在他们的思想之中,每次他们都会极为强硬的将李秋芫从李秋苠身边赶走。
    甚至有一次,李秋芫偷偷溜到在摇篮里熟睡的李秋苠身边,见他的小被子一角搭过来遮住了他的鼻子,怕他喘不过气好心伸手将被角掀开,却被回来的李母看到。李母上来就给了他一巴掌,这是他头一回挨打,还是毫无留手的一巴掌,他几乎被打飞了,跌在地上,额头磕在脚踏上,当时就起了一个大包,脸也肿了起来。
    李母当时的话,现在还言犹在耳,“你这养不熟的死崽崽,你弟弟这么小你就想害死他?!我告诉你,这个家里所有东西都是你弟弟的,你一粒米都别想得到!”
    还有一些没说出口的话,被后来赶过来的祖父母制止了,“你在说什么!你疯了吗?怎么在孩子面前说这些!”
    当时李母似乎是豁出去了,“我不管,还这么小就想着要害我的命根子,长大了还得了!他肯定会跟苠苠争家产,抢我苠苠的东西。我要把他送走!一定要送走!”
    后来的情况更加严重,他在李家的生存也变得更加艰难,甚至快到七岁了,连学前班都没得上。衣服只有不合身的旧衣服,还是其他村村民看他可怜拿给他穿的,家里的饭更是有了上顿没下顿。
    那段时间,他几乎就成了一个野孩子,上午溜到学校躲在墙角偷偷听一年级的孩子们上课。中午回家看看,大多时候是没有他的位置的,他就跑到外面找野货,偶尔有邻里看他可怜给他一些饭吃,或者在稻田里抓到一些野生的泥鳅小鱼烤来吃,下午又跑去学校偷听课。也不知是看他可怜还是真没发现,那段时间竟然没有人来赶他走。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的姑姑从外地回来。
    李家之前的情况不算好,李姑姑年轻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她独自去了外地,没人知道她在外面做什么,每到过年她都会回来一次,给家里带回来一些钱,年后又离开。
    因为她带回来的钱不算少,至少比一些男人们挣得钱多些,又不肯透露究竟是做的什么工作,加上李姑姑年轻的时候也是挺漂亮的人,村里的一些闲妇就嚼舌根,在她背后说三道四的。
    三人成虎,村里的男人没有一个敢娶她,李姑姑也没带村外的人回来。她究竟有没有结婚,也没人知道。
    在李秋芫七岁的时候,李姑姑回村定居了,没有再出去。李姑姑手里还有一些积蓄,李父李母以他们赡养了老父老母为由拒绝分给她房子,李姑姑也没有计较,只是从别人手里买了房作为自己的住所。
    李母看到小姑子买了外人的房子,倒是很后悔,只是买都买了,她也不能去让小姑子把房子退了买自家的房子。
    这时候,想把李秋芫这个包袱甩掉的李母就将主意打到了这个独居无子的小姑子身上。她用养儿防老作为诱惑,又以不养就将李秋芫带出去扔了作为威胁,让李姑姑将李秋芫接到身边抚养。甚至得寸进尺,要李姑姑给她一笔“寄养费”,将李秋芫之前几年的生养费补齐给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