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第一排的最中央,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年人。对方明显已经上了年纪,皮肤皱褶,却精神矍铄,照片当中的自己一只手扶着轮椅,看上去和对方关系也很亲近。
    照片的最顶端标记着文字,“20xx级毕业纪念,泽维尔天才少年学校”。
    这应该是一所专门针对于变种人所设立的学校。
    特洛伊无法揣摩未来的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从现存的信息上来看,他的生活一定发生过什么剧烈的改变。这本书很厚,里面夹杂着好几封信件,字迹各有不同,都是学生写的,在开篇里会称呼他为“特洛伊老师”。
    有的人感谢他的指导,有的人会叙述自己毕业之后的生活,说“虽然想要联系就只是发一封电子邮件的事,但总觉得写信显得更正式一些”,以及“和电子邮件相比,还是觉得老师您和信件更相配”。特洛伊将这些信一一看了过去,其中一名学生据说在毕业之后去了哥谭,成功入职韦恩集团,成为了一名新的文职人员,据说在负责什么策划工作。
    “这里的生活确实有些紧张刺激,但对变种人的歧视也更小一些——毕竟,和老老实实上班的变种人相比,市民们都平等地面临着其它的风险。”
    对方写道:“我不知道这么说合适不合适,毕竟每一个人都向往着安全的生活,但我还是得说,我已经逐渐找到自己的节奏了——我认为这座城市更适合我,并且决心一直在这里生活下去。”
    “我已经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接下来就只剩下朝着新生活迈步了。我想您一定会和过去一样,祝我一路顺风。”
    特洛伊把信纸重新塞回信封里,觉得心情有些复杂。
    毫无疑问,这些信是写给未来的那个他自己的,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教师。在时钟塔当中,他一次也没得到过创造科巴鲁叶雷塔的正眼,作为魔术师的成绩也处于中庸水准,不至于说像是那些毫无根据的魔术师一样仓促狼狈,但也没有基尔什塔利亚之流那么从容。
    而现在,他被一些学生真心实意的感谢着,他们说自己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带着大家度过了一段难能可贵的高中时光,说他们如今已经有了新的目标,向着全新的道路迈进,而在这条不可预知的、走向未来的道路上,有着他作为一名教师所赋予的祝福。
    作为弗雷因的炼金术师,他对情感的了解比起大多数普通人都要迟钝得多,但这不代表他的理解能力存在问题。这些情绪真挚而强烈,单单只是看着这些信件,就能够体验到被情绪所包裹的感受。
    这就是未来——他注定有一天将要抵达的地方。
    目前所探知到的情报可以说和他的神秘学造诣毫无关系,充斥着异常和令人迷惑的地方,却很难令人生出厌恶之情。
    年轻的炼金术师沉默了一下,抽出了第三本书。
    “冷核聚变技术”对他而言是个很生僻的词汇,大概也是未来的自己所研究的内容。让他拿起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是书脊上面的名字,作者名字很陌生,他确信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都从未听过,但书脊上特别标记了“本书由托尼·斯塔克本人参与审阅”,让人很难不提起兴趣。
    深不可测的炼金术师,将一个魔术炉心直接塞进自己身体里的疯子,未来和他自己关系匪浅的人之一……他知道这个世界是他终有一天会抵达的地方,被错放的货物也一定会回到传送带上原本的位置,但即便如此,看过了之前来自于学生的那几封信以后,特洛伊还是免不了对斯塔克这个人产生好奇。
    第三本书里,正儿八经地介绍了一种名为“方舟反应炉”的造物,据说那东西是斯塔克工业的主营业务,撑起了未来世界里能源供应的半壁江山,在早些年问世之后,几乎是以一己之力直接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能源供应格局。
    剩下的内容大多数是些技术参数,比如输出功率,对接形式,常见的使用案例,甚至还以哥谭市为例子,介绍了几个试点使用的先进经验。
    这其中,最重点所介绍的是哥谭市的城市供暖项目,这是一次由韦恩集团主要牵头出资,斯塔克工业(如今更名为斯塔克国际)负责提供能源的公益合作,为整个哥谭市提供价格低廉的冬季供暖业务,是方舟反应炉的推广早期很出名的一个项目。书本里介绍了韦恩集团的一些经营范畴,看上去这家公司涉猎甚广,董事长是一个脸上挂着笑意的男人,对着镜头摆出了握手的动作,配合他主动推进慈善的行为,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但翻到下一页,特洛伊就笑不出来了。
    ——项目的主要参与成员里,赫然有他自己的名字。
    工程师特洛伊·弗雷因,他可以确信自己没看错,毕竟特洛伊这个名字本身就罕见,配合一个魔术师的家族姓氏,绝对不会有仿冒的可能。那么也就是说,自己在好几年前,他原本所在的时代和现在所在的时代中间过渡的那几年里,参与过有关方舟反应炉的项目,并且在哥谭作为工程师活动过。
    比起“为什么他会做一个工程师出现在韦恩集团当中”,令如今的特洛伊最感到费解的一件事是——他难道不是一个老师吗?
    还是说这又是什么伪造身份所缔造而出的意外……
    信息量实在太少,他只能怀着一种窥破秘密的紧张感继续翻阅下去,他一直都有在过程当中做笔记的习惯,偶尔还会在书里夹杂手稿,当初弗雷因家族整个图书室都是他自己的,想怎么记录就怎么记录,而这个习惯显然被保留到了未来,证据就是这本书里同样也夹杂着几张手稿,只不过从羊皮纸变成了普通的打印纸,但内容和风格还都和他自己过去的习惯完全吻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