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所以,册封你做太子,他会比如今对我更死心塌地。”杨景澄自嘲的笑了笑,“我同你父亲不一样,我没积累。每一个朝臣的彻底臣服,对我都是难能可贵的。”
    杨景澄没许诺什么好处,或者说,太子本身就是最大的好处。他只是把自己的困境,原原本本的告诉了杨宣政。杨宣政若乐意,便乐意;不乐意,他再想办法。
    “您……需要两个皇子么?”杨宣政问。
    杨景澄却给了个出乎意料的答案:“你们两个,原就应该是皇子。”
    杨宣政蓦得心中一酸:“我父亲已经不在了。”
    “哥哥死了,儿子归弟弟养,没毛病。”杨景澄揉着杨宣政的脑袋,目,“我同你父亲,是极好的。”
    “我知道,父亲很……重视您。”杨宣政把到嘴边的“疼爱”生生改成了“重视”,心里满满都是酸意——宗室里的父亲,都是死惯孩子的。可我父亲从没惯过我,全惯你去了!
    被杨景澄追封为华王的先华阳郡公,对杨景澄的纵容的确曾震惊了四座。休说一向被严加管束的杨宣政,便是次子杨宣维,若胆敢似杨景澄那般当着人同他耍赖,怕也得是至少三十板子的下场。是以杨宣政对这个叔叔,多少是有些小嫉妒的。
    “没事,以后叔叔疼你。”杨景澄温和的道,“无论你答不答应做太子,叔叔都会好生照应你们兄弟的。”
    “如若您需要一个太子,我便跟您进宫。”杨宣政突然下定了决心。因为,他察觉了心底那股难以抑制的不甘。从三岁有记忆起,至华阳郡公覆灭,除去每年初一,他没歇过一日。从文化到武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只因,他的父亲清晰看见了潜藏在太平盛世下的危机,他想通过父子两代人的努力,扭转困局。所以,他自己不休息,儿子们也没有休息。
    整整七年的岁月,一招付诸东流。被人斩断了前路是无可奈何,但自己放弃了落在眼前的机会,那便绝不是杨宣政的性格。
    杨景澄含笑问:“不怕?”
    杨宣政答:“不怕。”
    杨景澄哈哈大笑:“不愧是你父亲的儿子!走,我们去安祈县公府,接你弟弟回家。”
    杨宣政小跑两步跟上杨景澄:“一定要接宣维么?”
    杨景澄问:“嗯。”因为他不能容忍杨宣维混迹安祈县公府,将来长成个废柴。宗室与天下皆百废待兴,好苗子放给宗室养,太浪费了!
    第370章 过继
    过不了多久, 同样惨烈的哭喊在安祈县公府响了起来:“圣上啊!我白白疼了你二十年呐!!!”
    “长乐家还有两个小子嘛!你们一个个闲散宗室跟我抢好苗子,不觉得过分吗?”杨景澄一手抱着杨宣维,一手拉着杨宣政, 还不忘朝安祈县公嚷, “要不你等宣政成亲了多生几个的时候也行!”
    杨宣政瞠目结舌的看着杨景澄, 他才十岁!安祈县公都多大年纪了,您说这话不亏心么?还是当皇帝的, 就得如此的不要脸?杨宣政陷入了沉思……
    匆匆追着过来的保庆郡公差点被杨景澄的话噎了个跟头, 长乐家的那俩小子, 能跟杨宣政比吗?啊!?您抢走旁人家的金元宝, 还给人家一个小铜子儿,您还觉得自己特公正了!?
    皇帝都是这么心黑手狠脸皮厚的!?
    杨景澄才不管俩老头儿, 美滋滋的带着孩子跳上了一直坠在他后头的马车, 命车夫一扬马鞭, 往皇宫里扬长而去也!
    保庆郡公与安祈县公面面相觑,好半晌, 忍不住抱头痛哭。尤其是安祈县公一面哭一面数落:“都叫宫里的那位带坏了啊!以前多好的孩子啊!打他十一岁入京起,我就把他当我亲孙子待, 他今儿竟亲自来抢我重孙子!”
    “明明是他老子送过来的!”安祈县公越想越委屈, “他连他老子的话都不放在眼里了!”
    “瑞安啊!你可睁眼瞧瞧这世道吧!”
    安祈县公家的长随连忙提醒道:“公爷,那个……圣上之父已经封了瑞王, 您再叫他往日的封号不合适。”
    “滚!”安祈县公气的跳起, “我叫他瑞安怎么了?最好叫醒他来,让他给我评评理!”
    被杨景澄留在原地照应两个老人家的丁年贵,忍不住轻咳一声道:“那个,公爷,宗室里还有不顺着自家儿子的父亲么?”
    安祈县公的叫骂戛然而止!一张老脸迅速憋成了紫红色!妈的, 新来的锦衣卫指挥使说的好有道理!
    保庆郡公却没有安祈县公的精力,只坐在门口的石阶上,吧嗒吧嗒的掉眼泪。他是真伤心了。宗室里多少年没出过像样的孩子了?他们做长辈的不是不着急,奈何压根就没几个孩子,落地了自然娇宠些。然再如何忍不住的娇宠,又有几个人心里不明白?又有谁不羡慕当年华阳的一双佳儿?
    好容易杨宣政落到自己家,偏被人抢走,可真是挖心肝般的疼。
    然而,家族延续,永远是凌驾于个人情感之上的。杨景澄知道保庆与安祈必然难过,但他亦无他法。宗室缺孩子不是他造成的,如今做了大家长的他,更不可能放任杨宣政兄弟去做甚闲散宗室。
    说句到家的话,朝臣哪个没有野心?又哪个不期冀着从龙之功?康国公与宣国公肯背叛杨元毓,为他踏平荆棘、助他登上御座,有几分是对杨家天下的忠心,又有几分是为了自己家族绵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