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惜柔总是这样跟不上节奏。赵如意揉揉眉心,她是个心宽的人,即使有些事可以因为时过境迁不太计较,但有些人真的很难让人原谅。
“惜柔。”
赵国公夫人按按女儿的手,却想着,女儿的心,终归大了。不,眼前还有一人,她从她的目光中,看见了那仿佛潜藏在静海之下的无穷野心。
赵如意却没那么多时间陪她们打太极,赵钦和太后都许她来见嫡母,其用意很明显了,不是吗?从前没想过未央宫的重量,她是个喜欢自由的人,而这个世道自由往往捆绑着权利。因此想要自由时便知自己需要获得权力,而如今权力唾手可得,忽知与权利相辅相生的,是责任。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她亦知,今日可与这一对嫡亲母女平起平坐,多赖赵钦相撑,也多赖太后成全。赵惜柔所在的玉英宫处处皆舒心,她自幼富贵里浸淫,赵如意环视一圈屋内,欣赏一番她的品味,静静呷口茶,望了赵国公夫人一眼。
她望她的眼神带起一种秘而不宣的意味,赵国公夫人与赵如意不算熟,但她了解这种人。这种人生性不张扬,因为聪明过头,鲜少说废话,因此常令旁人觉得冷淡。
她们这种冷淡的人很少会在人前表露出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更别说这样叫人欲一探究竟的眼神。
“我有话想单独与母亲细讲。”赵国公夫人的眼皮不受控制的一跳,心想,是谁给了她这种底气。”
但不论是谁,不会是赵惜柔。还不等赵惜柔对赵如意的逾矩做出任何反应,赵国公夫人已是对女儿道:“娘娘,如意也是我的庶女,她既有此求,我该满足她的。”
赵惜柔心中万分不喜,偏偏不能不给母亲这个面子,于是只好道:“西配殿也是极好的,我这就令人带母亲和她过去。”
甚至连如意也不愿意称了,此景此情,令赵国公夫人万分后悔当年将赵如意送至赵惜柔跟前。只是世事没有当初。
赵如意与赵国公夫人由宫人领着去了西配殿,她们两个都不是这玉英宫侧殿的主人,使唤起下人来难免都底气不足,好在赵惜柔虽厌赵如意,却不会令母亲难堪。于是自有宫女上前与赵国公夫人道:“若是夫人觉得不便,奴婢这就带着她们下去。”
赵如意向来是个低调的人,闻此竟笑吟吟抢白:“那就多谢了。”
她这样的态度自然令赵国公夫人深觉古怪,待那些宫女们下去,方说:“你有什么想说的如今尽可说了。”
赵惜柔调理下人其实也算有一手,宫人下离去前茶点都备好,赵如意亲手替嫡母斟了盏茶,方慢悠悠道:“我刚说姐姐于中宫没有一争之力,母亲定也是赞同的吧。”
即使心中称善,赵国公夫人也并不急着表态,她接了赵如意递过来的茶,无不优雅的尝了一口,似是无可无不可。
“如意你虽入宫不久,倒把贵人们的说话方式学了个十足。”
赵如意不过一笑。
“当年姐姐听信崔选侍的谗言,想将我嫁于宦官,我不愿为人所迫,也不想成这恶心的亲,于是令择韦婕妤,韦婕妤承诺事成之后许我一个女官之位,令我摆脱这门恶意的亲事。”
赵国公夫人听赵如意这说辞,难得的竟眉毛都没动一根。而赵如意似乎也不需要她对于此事有什么反应。
“后来韦婕妤成事,得了协理六宫之权,也是这时候,圣旨明发,我成了福宁宫大侍御。姐姐始终以为是韦婕妤抬举了我,姐姐虑事实在是太窄,且不说韦婕妤是否有这个能力,端看她那份心胸,也不会许我成为圣上的女官。”
赵如意望着赵国公夫人不掩震惊的瞳孔,终是道:“母亲接我回来之前也是查过我的,我曾与人议过亲,不怕与母亲明说,曾与我议亲那人,便是当今天子。”
啪嗒。
香断了。
赵国公夫人许是一时难以接受这样大的信息量,竟罕见的沉默了。赵如意却不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她语气平平,说出的内容却令赵国公夫人深觉悚然。
“母亲,我与当今圣上青梅竹马。而这上天入地都想不到的缘分,是太后娘娘与我姨娘,共同送给我的。圣上已知此事,他接受了。因此,为家族计,还请母亲告知我姨娘之事,以及,太后娘娘之事。”
约莫是晌午时分,明明该是艳阳高照的天空却忽的下起雨来。赵如意女官之身,不比赵惜柔空闲多。赵如意又非赵国公夫人亲女,再母慈女孝也是有限,把立场分说了个明白,便也罢了。
福宁宫一堆的事体还等着赵如意,却又被赵钦扔了件事。
“下个月是太后娘娘千秋,你瞧着办。”
赵如意的目光扫过赵钦的脸,外头是雷电的暴躁声音。赵如意感觉到他的手攀上来,男人的指节是这样粗粝,赵如意重又回眸望过去,见到的是赵钦带着笑意的眼睛。
赵如意应是。
***
赵国公夫人约莫又劝了赵惜柔近半个时辰,等外头雨势渐小了,赵国公夫人便道:
“命妇请安的时辰都有定例,娘娘,我这就回了。”
虽说母亲说的话叫赵惜柔不喜,但到底是生母,赵惜柔又一向是孝顺的,此时眼眶也有些湿了,那帕子擦了擦,哽哽咽咽道:
“我送母亲。”
赵国公夫人又叹了口气,明明不是那样儿女情长的人,此时却分外善感起来。
“我本就说你不适合宫中,是你父亲当年执意要送你潜邸。如今万事休提,好好过自己的日子,这世上事啊,你不惹着人,凭你国公府嫡女的出身,一世平安还是有的。”
赵惜柔的千般不愿万般不甘都写在脸上,赵国公夫人捏捏女儿的手,最终将手上的那一串楠木数珠赠与了她。
“若是心不静的时候,数一数珠子念一念佛经,方知万事不过虚妄。”
其实赵国公夫人并非不争之人,只是女儿天资如此,不是不愿争,而是不能争!赵惜柔点头,赵国公夫人摸摸女儿的头发,心头万般酸楚,终没说话。
对于母亲的话,赵惜柔终归是一个字也没听进去。想也明白,她从小金尊玉贵的长大,入宫后虽有波折,但先皇后贤良,宫中未有不平之事,赵惜柔虽是个婕妤,却也没受过什么委屈。
唯有在赵如意身上跌了跤。
她不喜欢赵如意,本想着打发也就打发了,没成想这蓬头垢面的丫头竟翻了身。赵惜柔一向高傲,却也糊涂,又有崔选侍天长日久的挑拨,赵惜柔对赵如意的恨,绝非赵国公夫人三言两语便可转圜。
只是哪里还有她恨的时间,赵国公夫人在回府路上,反复咀嚼赵如意方才话中之意,一时竟浑身冰凉,良久良久,方痛悔似的闭上眼。大局已定啊。
--------------------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几章估计就完结啦~
第65章 终章
赵钦近来事多,边关新拨调的楚将军连胜三场,直打的胡虏败退,赵钦在福宁宫用过晚膳后便去了清凉殿议事。赵如意夜里无聊,便独自在书房超经。
当她抄完第五品——如理实见分时,见自己在宣纸上写的工整字迹,只见上头写:“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心中一时不知是否该有所悟,只觉不是滋味,心里怪没着落的。
约是人定,外头忽传来一阵喧嚷,她将最后一笔勾完方不紧不慢地出门迎他。四季有变幻,往来成古今,似乎唯有他一直都在。
一如赵如意最知赵钦,赵钦一样最知赵如意。今日见完赵国公夫人后赵如意就一直魂不守舍。从前若是在清凉殿忙到亥时,他必是要夜宿清凉殿的,唯今日。韦相因此有缘与当今与清凉殿门口分别,告退时甚至想,听闻天子自先后故去,哀痛至极,对后宫颇是平淡,怎的今日?不过这到底是天子闺内之事,韦相身为相辅,他既不是言官,也不是那等八卦的碎嘴婆子,对于此类疑惑自然只是想想便作罢。老神在在的于宫门口坐上轿子回了自己府中。
赵钦这个时辰回来赵如意亦觉惊讶,但她素来心细,略一想想便明白他所为为何,心中的感动不是作假,再抬头时眼中隐现泪光。赵如意生性刚强,这样的人的眼泪值得尊重,而她的泪落在赵钦心头,自然又再添一层心软。
“晚上风大,进去说。”
包括赵如意在内,福宁宫一干人早对赵侍御超然的待遇见怪不怪,赵钦现在更是有意抬举她的身份,竟上前一步携了她的手,剩下的路程,邀她同往。
夜极深,一盏盏宫灯照出灯罩上的盛景,像是一个美满的故事又像是谁的一生。明黄的寝衣贴在他身上,微微敞开的领子隐可窥见他宽厚的胸膛,赵如意独坐灯下,松松挽起的发髻自然垂下几缕碎发,她一贯从容,此时脸上竟有茫然的哀色。
赵钦因此又再一恸。
“如意。”
他轻轻唤她,将她从思维的困境里拽出来,只见她的眼神开始渐渐聚焦。像是为了安抚她似的,他看着她笑了笑,他的笑容让她终于感受到某种许久不能感受的真实。
她想起自己曾与他说,先学不相疑,再学不相负。
“阿钦,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好。”
他笑了笑,温柔的像是可以骗过岁月,像是回到最初的简单和美好,本来要开口的嗓子竟有一点发堵,她话未开口,泪就先流了出来。
翌日,天子早朝,声言自己在民间时曾受一女子之恩,后与这女子定亲又离散,如今故人重见,后位空悬,为报恩也为还情,他将迎娶此女为后。而就在最机敏的言官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赵钦又在朝中放了第二个雷,即这女子也不是普通民女,而是赵国公之女,今福宁宫大侍御,更得太后眼缘,出身高贵,端庄贤淑。
立后之事因此比赵如意想象中更加顺利,至于后宫众妃们的心情,就很难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的。更多的,应该是,难以置信。
“所以说她与人定过亲的那个人是皇上?”
赵惜柔的消息并不慢,甚至因为赵如意如今在天子面前的体面,她的消息竟比韦婕妤的还要快些。崔选侍此刻当真一脸菜色,点头也不是,摇头更不敢,只得听赵惜柔一遍一遍念,念到最后,只见赵惜柔哇地一声吐出口血,怒极攻心,两眼一翻昏了过去。
赵惜柔乍然吐血昏迷,崔选侍吓的立刻着人去请太医,她人又多心,少不得要往寿康宫里去回禀一声,毕竟如今太后管着宫中事,不过今日早朝之事太后亦有耳闻,天子因赵如意爱屋及乌向她示好,太后投桃报李,便将崔选侍直接送到了赵如意跟前。
赵如意在福宁宫听说崔选侍求见。
不过她如今要忙的事很多,她根本没见崔选侍,直接让李悦打发她走了。
贤妃与韦婕妤听说赵婕妤吐血昏倒以及寿康宫竟将赵婕妤的贴身女官送到赵侍御跟前的消息,各叹了口气,终知赵侍御身后的靠山不是一般硬,竟惹不起,便不要争。否则若落得如淑妃一般下场,便真是得不偿失了。
如赵钦当日所言,他是将后位捧至赵如意跟前的。钦天监选吉日、内务府赶吉服都只用了三个月,赵如意归家待嫁,因是未来皇后,赵国公老夫人一改之前的对她的态度,可谓十分前倨后恭。赵惜缘亦来府请安。
而赵如意依旧只是淡淡,她做的最出格的一件事也只是亲自去向生母上了一炷香。七月流火,风吹云动,迎接中宫的花轿自宫中至赵国公府门口,赵如意如今已经二十二岁,她那双眼睛沉敛有神,因是嫁入宫中,父母送嫁的流程也与平时不同。
宫中自有女官过来给她妆扮,凤冠加身,她自闺房走向厅堂,赵国公、赵国公老夫人、赵国公夫人、赵氏大房、三房主妇及出嫁女皆起身相送,赵如意望着这些与她有着血缘却浑似陌路人的诸人,目光淡然。
由赵渊背她上轿,望着弟弟初长成的脸,赵如意蓦地眸光盈然。随着内监一声起轿,一行人方浩浩荡荡地往巍峨皇城而去。
朱雀门外,赵如意初见百官,另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她心头,好在章怀宣读圣谕的声音就在此时响起。赵钦便是在此时出现在赵如意视线之中,虽为夫妻,也是君臣,赵如意向赵钦行大礼。
但他等这一天实在等了太久,等到扶她起来的步伐都有些微的踉跄,赵如意却稳稳地捏住他伸过来的手,借他之力直起身,与他同望这万里长空与锦绣江山。
“愿此生,永不相负。”
她无端生出一种壮阔的酸楚,她望着赵钦的眼睛,却像是望向过去那些年的相濡以沫,望向她生母一生的孤苦与殚精竭虑。
但她感觉到赵钦的手比她更坚定。他着明黄衣袍,青涩尽退,站姿如松。
“如意,你我永不相疑,永不相负。”
【后记】
庆历三年,赵如意身边女官嫁与襄远侯府嫡子云翳,至此开启了自己鸡飞狗跳的一生。庆历五年,皇后赵氏为天子诞下嫡子,天子大喜,减赋税,开恩科。次年,赵国公夫人与宫中请安时冲撞太后,因帝后皆奉太后至孝,赵国公夫人不得不自请出家。
朝中一时众说纷纭,纷纷曰皇后为天子所厌,所以太后才能轻而易举的折辱皇后母家。雪片般的请天子扩充后宫的折子飞到天子御案,天子皆留中不发。两年后,太后过世,皇后在整理太后遗物时发现了一些早已泛黄的书信,听说那一天,皇后在寿康宫枯坐了良久良久,天子亲自抱了皇后回宫,至于后来事,便不足为外人道了。
赵氏一生独宠,除赵氏入宫前的已在宫中的潜邸旧人外,天子一生未再纳妃,更不染二色,民间因此又在兴起青梅竹马之风,更有人杜撰帝后民间前事,一时传唱。
赵惜柔于庆历十年郁郁而终,皇长子及冠后,要了一块贫瘠封地带着生母就藩,昭华公主亦在开府出嫁后得帝后特许接贤妃出宫居住。
太子大婚那年,由赵钦做主,赵如意为太后与生母在皇陵里一极僻静的地方立了个衣冠冢,却不立碑,三跪九拜之后,便与丈夫携手归去。
她的母亲,一生坎坷,先为金氏所用,后因才智与不能自主的人生嫁与赵国公作妾,再后来生下一子一女,为赵国公老夫人不喜,又为主母所弃,最终病死深宅。
但在那无望到发苦的岁月里,她仍凭最后一丝力气,为她女儿缔造了一个前程光耀的未来。她或许一生不能明白母亲与太后之间的感情,但是她知道,支撑着太后在深宫这些年的,并不是太后身后的家族,而是她的生母丁漾。太后娘娘,视她的生母为信仰。
因此,当年杨后托孤,在太后娘娘算无遗策的计划中,赵如意,并不是太后娘娘拿来控制赵钦的棋子,而是太后娘娘处心积虑送给赵如意的礼物,可托付之人,可庇佑之树。
赵钦年轻时曾疑尽天下,而时间让他拥有了实权帝王的底气,也让他终于敢正视那段赤子之心般干净的感情。那年,当赵如意说出太后与她生母的前事,赵钦只是轻轻拥住她,同她说:“那就不要辜负她们。她们后来一生未见,却相信了对方一生。所以如意,你也可以相信我。一如我也可以相信你。”
他身上的龙涎香令她安心。
赵如意的眼泪打湿他的衣襟,长夜之下,她看到的却是与未来有光的温暖与安宁。此心归处,便是此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