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刘桃枝本人都被蒙在鼓里。
芳菲笑了笑没再说话。
想要在这乱世生存下去,没点心机怎么行呢,况且当初还是刘桃枝主动闯到她面前来的。
将芳菲送到水月轩前卫玠便停住了脚步,只不过他并没有立即告辞离去,望了眼跟在旁边的连壁,嘱咐道:“你们今日就准备收拾行囊吧,邺城是不能久留了。”
芳菲显然很意外:“为何?”
“兰陵王已经率军深入陈国境内,不日就将攻取陈国都城,不论成败与否,高纬那小子恐怕都不会放过殿下的家眷。”卫玠解释道,“他已经对你起了杀心,必定不会就此罢休,你若再留在邺城,我们无法确保你的安危。”
芳菲算是听懂了卫玠的意思,高纬若执意要对她下手,必定会防不胜防。
依照高纬的性子,届时说不定还会拿她来威胁高长恭。
“那你呢?”
芳菲期待地望着卫玠,然而卫玠却摇了摇头:“我要留在邺城牵制长公主的势力,届时还要接应殿下他们。”
芳菲仍不放心:“万一高纬要对你下手怎么办?”
“这点你不用担心。”卫玠笑得很灿烂,一脸轻松相,“有长公主这个护身符在这,高纬那小子不会拿我怎么样的,你只管跟着尉相愿离开邺城就是了。”
“……那好吧。”
芳菲最后还是妥协,唯恐自身安危会影响到高长恭的计划,她只能听从卫玠的安排撤离邺城。
兰陵王府明面上的主力都已悄悄撤离,只有身在暗处的还潜伏在邺城协助卫玠,届时高长恭起兵反叛,在邺城便不会有后顾之忧。
芳菲带着兰陵王府的所有女眷,跟着尉相愿连夜来到了离邺城较远的一座城池。
据悉,这里的兵马以及官员都是高长恭的人。
他们给芳菲等女眷找了座宅院暂住,几个月之后,边关便传来齐军已攻破陈国都城的消息,陈国疆域基本都被齐军占领,陈国君主也被高长恭俘虏。
芳菲还没来得及高兴,便又听到了另一个消息。
高纬以兰陵王“佣兵自重,蓄意谋反”为名,下诏捉拿反贼兰陵王,集结齐国各方兵马南下入陈境。
但其实很多地方的兵马都已归入兰陵王麾下,还有平原王段韶的麾下,而段韶是兰陵王的党派,也就是说都只听兰陵王的号令,皇帝根本调动不了多少兵马。说要南下捉拿反贼,结果走到半路听说兰陵王已经起兵反叛,率大军直往邺城而来,平原王段韶也北下支援兰陵王,领头的将领吓得不敢再前行,连夜带着兵马逃回邺城去了。
攻取陈国后,高长恭立即整顿挥师北上,段韶也在向邺城逼近。
在这寒冬腊月时节,将士们依旧顶着风雪前行。
夜间就地扎营休整时,高长恭打开了那封白天收到的快马加鞭的家书,这次与之前不同,写家书的人不是芳菲而是尉相愿。虽然尉相愿的字迹比芳菲更工整一些,但看在高长恭眼里却没那么的赏心悦目,他更加愿意看到芳菲的字迹。
不过看过书信的内容后高长恭便释怀了,甚至还多了份无法言喻的喜悦。
侍奉在旁边的随从看见高长恭扬起嘴角,露出了多日来都不曾见到的兴奋笑容,他心中好奇,便试着猜测:“殿下这般高兴,是不是王妃生了?”
哪知高长恭就真的点了头:“是,王妃诞下一名男婴。”
所以这封家书是由尉相愿代写。
尉相愿在信中说到芳菲母子平安,就等着与高长恭会合,让高长恭为孩子取名。
随从也跟着高兴起来,欣然提议:“那殿下要不要加快行军的速度?”
“不必。”
高长恭缓缓将书信折叠起来收好,“将士们都太劳累了,需要休整,方能有精力攻取邺城。”
虽然他也很想早日见到芳菲和孩子,但他更想稳操胜券,如此才能给她们母子一个安定的家,也是对那些忠心追随他的将士们负责。
随从颇为羞愧地垂下头,这倒是他格局小了。
芳菲生下孩子后,便更加期盼着与高长恭重逢,算算时间,从刚怀上孩子到现在孩子出生,已经快有一年的时间没见到高长恭了。
终于在隔年开春,尉相愿传来消息说高长恭已经逼近邺城,让芳菲带着兰陵王府的女眷前去与其会合。
这座城池虽然都是高长恭的人,但没什么比待在他身边更安全了。
芳菲赶到时,高长恭已经在邺城南面扎营,而段韶在北面驻扎。全城封闭禁止通行,只留一条小道供城中百姓出行,拥护高纬的兵马此时都聚集在邺城,固守城门。
芳菲率先跳下马车,一眼就看见了站在营地门口的高长恭。
她一时兴奋,不顾形象迈开步子就向高长恭飞奔而去,毫无意外地扑了他满怀,而高长恭也非常迎合地抱住了芳菲。
“四哥哥,人家可想死你了!”
芳菲将脑袋趴在高长恭的肩头,笑靥如花地撒着娇。
见此情形,其他人都羞红了脸,连忙垂下头。
芳菲说的话自然是真的,因为她什么都敢说,也不怕方式太直白。
高长恭虽然没有芳菲这般豪放,但在周围人都自觉垂下眼帘之后,他略一侧头,唇瓣便轻柔地划过芳菲的脸颊,温柔含笑低声回道:“我也思念你和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