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是一桩美谈,但对邓文远可不是,因为好巧不巧,他与谭玉书同科,且排在第四。
这可真是千古奇冤,邓文远寒窗苦读十八年,只为一朝得中,就差那么一点名列三甲、跨马游街、青史留名,偏偏冒出一个谭玉书。
年仅十七的毛头小子,才无二两,文无三分,靠一张脸风头占尽,你说气人不气!
封俊彦观其神色,自然也知其中关窍,便转而笑道:“可惜这位探花郎原本前途无量,却一门心思往武人堆里钻,在边关风吹雨淋了五年,不知是否还是当年的‘美哉谭郎’~”
听到这邓文远更加不悦,皇帝对这位探花郎的喜爱之情,可谓溢于言表,按照雍朝俗例,即便状元郎入仕,也是从八品小吏开始做起,大部分还会被派遣到外地。
而谭玉书不仅一开始就被留任京师,还在三个月内以各种理由升迁至六品起居舍人,常伴御驾左右,羡煞旁人。
只是不知他脑子里都在想什么,建和二十一年春北戎犯边,朝廷派人将兵,谭玉书却死活要随军,皇帝拗不过他,就给个职位让他跟着去了。
也不知他是走运还是不走运,朝廷临时派去的镇北军都指挥使殉职了,然后他就被临时擢拔,统帅边军。
虽然这些年侥幸赚了些军功,晋封为三品怀化将军,比他还要大两个品阶,可一但入了武将行列,那还有什么出息可言,弃文就武,真是笑掉大牙。
呵呵,现在的他恐怕是后悔也来不及,五年过去,朝中早已没了他的位置。
许是过了一个时辰,衙署的门终于再次打开,邓文远和封俊彦谈笑风生的相约去用餐。
冷风刺骨,站在外面这么久,全身早已冻透,见人出来,谭玉书快步上前,拦在邓文远面前,恭敬施礼:“邓大人且慢,卑职冒昧求问,大人前次所指之疏漏,卑职已尽数修改,眼见年关将至,不敢再叨扰大人,不知此次可否通过?”
一段话说完,无可避免的带上些许寒冷所致的颤音。
邓文远轻慢的扫了一眼,漫不经心的抽出文书,皱起眉头:“谭大人此书的笔迹莫非是仿的‘韩公体’?”
谭玉书牙齿打颤:“这……不知有何不妥?”
邓文远轻蔑道:“圣上早有言,‘韩公字好锋而无度,为君子所不取尔。’谭将军亦是探花取仕,怎么会犯此等错误?”
谭玉书无言以对,躬身施礼:“卑职久居边关,消息闭塞、孤陋寡闻、不知此事,还请大人赐教,用何体比较妥帖?”
邓文远不耐烦道:“若什么都让我来教,不若直接交来我写,那还要谭大人何用?”
说罢将文书丢在地上,似笑非笑的扬长而去。
封俊彦则在旁边不断转动着眼睛,并未插话。
他的目光落在谭玉书身上,五年未见,这位确实已经不似当年的“美哉谭郎”了。
身材长高了不只一点,曾经丰润的脸颊显露出清澧的线条,脉脉含情的“剪水秋瞳”,亦多了一层沉凝的清幽。
五年的沙场终究留下了痕迹,纵使姿态谦恭,神色温和,周身还是不自觉的透出金戈之气。
封俊彦悄悄打量、暗暗思忖:似乎比之当年,尤胜一筹!
似出云破月、寒梅凌雪,若说当年还有些许邻家少年之态,如今便是匣光乍现、卓然耀目的遗世公子了。
封俊彦眸光微动,对谭玉书温声道:“谭将军,天寒地冻,还是早些回去吧。”
谭玉书留在原地,本有些怔忡,听见他的话,便眉眼含笑,躬身施礼:“谢封大人。”
封俊彦也拱手一笑,再不回头。
待人都走光了,谭玉书弯腰将文书捡起,收到怀里,慢慢踱步出去。
第2章 当他们相聚于瓜田
红的、白的、紫的秋英花爬满小土坡,坡脚是一大片绿油油的瓜田,坡顶一座小小两间房,这就是池砾原本的家。
池砾回到家,池父正神情激动的打着电话,池母则拿着锅铲焦急的站在他身边听音。
“李老板,我们之前不是合作的好好的吗,这是怎么了?”
“现在谁不知道,你们家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日子,把首富的孩子偷换了,知道是你家的西瓜,谁还想买。”
“李老板,话可不能乱说,我们什么时候偷换孩子了,我们也是最近才知道啊!”
“你就不要狡辩了,网上已经爆出来,你之前就经常去周家看孩子,如果不是故意的,你怎么知道亲儿子在哪?”
“我只是个卖瓜的,周老板买我的瓜我就去送啊,怎么能想到有这么巧的事!”
“你以为我会信吗?就算我信,大众能信吗?要不你就把瓜价压一下,要不你就滚蛋,我可不想被你拖累。”说罢挂断电话。
池父胸膛起伏的捏着手机,池母也愁的跺脚:“到底是哪个缺德的造谣咱们为了钱故意把孩子换了,就算咱们家穷,也不会把亲儿子送给别人养啊!现在大家都信了,大大小小的超市都不要咱们的瓜了,这可怎么办啊!”
夫妻俩愁容满面,一转身看见池砾,当即愣在原地,对于这个陌生的亲儿子,夫妻俩都不知道怎么相处,只能结结巴巴道:“不是的,儿子,我们真的没有……”
--